厨余垃圾做花盆,自制堆肥自产自售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存放快递箱,牛奶纸盒清洗晾干后放入……这就是两位记者垃圾分类9月9日在师傅家看到的一幕。对于不少市民关心的家中是否要放几个垃圾分类桶,以及每种垃圾如何分开存放的问题,两位主妇分享了她们的妙招。 垃圾分类早已成为一种习惯,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垃圾分类是一件轻松、辛苦、快乐的事。
分类专家王云:
善于利用家里原有的物品来存放垃圾
福田区王云一家三口。昨天早上,记者走进她的厨房,看到一个小小的垃圾桶挂在水槽下面的抽屉里。桶里没有垃圾袋。 “我把菜切好后,不用的菜叶等厨余可以直接扫到这个吊桶里,很方便。”王云给她展示了一个清理厨余垃圾的小窍门,用来收集不含油盐的生厨余垃圾。于,她把它倒进了她买来堆肥的专业堆肥桶。
“我们经常在家里吃饭,并尽可能多地制作 CD。”王云说,家里产生的厨余垃圾比较少,大部分是瓜皮,每天0.2公斤。 “晚上拿垃圾桶下楼把厨余倒掉,垃圾袋不用,直接在放桶的地方冲一下就行了。”王允笑着指出她会用洗菜水来清洗垃圾桶,没必要用很多垃圾袋。
王云没有使用塑料袋和专门的@k7@回收可回收物。在厨房里回收垃圾桶,她用一个纸箱买西瓜来存放塑料和纸张等可回收物品。 “因为购物时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纸箱,你可以重复使用这些纸箱。”王允透露,她出门买东西时也带环保袋,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
在其他垃圾桶中,王云使用了塑料袋。原因是泥土、用过的纸巾、破瓷碗、硬果核等垃圾很小,用塑料袋装起来也不会漏出来。 .
王云没有设立单独的危险废物桶。她家的有害垃圾比较少,主要是一些电池和一些过期药品。她会把它们分别存放在一个小盒子里,装满后一起扔掉。
“我们家喝了很多牛奶,我认为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清洁和擦干牛奶盒。”王云坦言,“垃圾分类处于生命的原始状态,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更多。但我们已经给地球增加了这么多麻烦,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分类专家张珊珊:
提倡极简生活,减轻家务负担
家住罗湖的张珊珊是一位有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她在大学主修环境工程。她对环保和垃圾分类特别感兴趣。两年前,她碰巧见到了深圳垃圾分类公,在接受蒲公英计划的教育后,我立即报名参加了蒲公英计划的培训,成为了垃圾分类专业讲师。
虽然家里有两个孩子,但张珊珊的家却很简朴清新。堆放的物品不多回收垃圾桶,也不凌乱。乍一看,它大多是生活所必需的。张杉杉特别提倡极简的生活方式。她加入了一个名为 Living Laboratories 的社区。团里也有不少上班族。他们分享如何减少浪费并使用相互交换代替购买。
在张珊珊看来,做好垃圾分类的第一步应该是想办法减少垃圾的产生,从源头上减少垃圾量。 “我经常做戒烟。如果家里的东西少了,就是为了减轻负担。让生活变得越来越轻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家庭主妇来说是件好事。这也是动力做好垃圾分类。”
CD 是张珊珊家减少食物浪费的方法之一。她介绍,家里是分餐的。煮饭的时候,会多注意少煮。如果你吃得不够,你会补一些水果。 “基本上剩菜很少,饭前产生的厨余就是果皮和菜叶。”张珊珊还会把家里的厨余垃圾堆在阳台上,然后用肥料种花或送给对方。一个农场,生产环保酶,而不是清洁剂,用来清洁东西。她没有使用特殊的厨余垃圾桶,而是用厨房水槽里的沥水篮过滤厨余中的水,然后倒入盆中。
“被饭菜污染的纸,被污染的塑料袋,还有抹布等一些纺织品很旧,洗不干净,只能作为其他垃圾扔掉。”张珊珊说,另一个垃圾桶放在厨房里,可回收物暂时存放在阳台上垃圾分类达人王芸:善于利用家中原有物品收纳垃圾,牛奶纸盒在阳台上切割清洗晾干,塑料盒、玻璃瓶等装在袋子里。
[阅读特别新闻+]
垃圾分类推广大使,你懂的
让专业的垃圾分类走进百姓家
“他们的垃圾分类已经从普通人的简单分类,从自觉到专业分类。”昨天,深圳垃圾分类推广大使杨勤在分类专家之家拜访了他们。在垃圾分类 的做法之后,我叹了口气。杨勤表示,这是垃圾分类的一群榜样和领袖。这些做法应该通过宣传教育,深入到普通百姓家中,从细微处入手,真正促进减废和垃圾分类落地。
垃圾分类推广大使名片:杨勤-深圳life垃圾分类推广大使,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第十届文明市民(道德模范)。长期关注垃圾分类,参与了多次垃圾分类和快递行业使用绿色可重复使用包装、餐厨垃圾处理等减量化活动,推动相关公共政策出台。
粤能环保是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是行业的领跑者。 垃圾要分类,粤能是必备!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大运软件小镇19栋105 咨询QQ:646044278 手机:186-8920-2929 电话:0755-28859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