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朱政
通讯员黄建清钱程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垃圾。小区内的一站式智能四分类收集屋,就像一个不知名的“分类管家”。他们每天吞下各种垃圾,实现小区“没有垃圾看不见桶”,环境变美了。
在井然有序的四级收集房背后,有坚守岗位的垃圾分类运维人员、专职劝导员、回收站和厨余垃圾收集车师傅,还有自觉的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遵守分类交付的榜样,是他们共同努力,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上周末,记者来到南湖区新兴街道天成园居社区的一站式智能四分类收集屋,听听居民的分类故事,还遇到了一群人致力于他们的 垃圾分类 帖子。可爱的人。
垃圾变积分
环境很美
1 月 22 日早上 6 点 50 分,室外温度低于 5°C。就在居民们还沉浸在梦想中的时候,天成花园住宅小区一站式智能化四级收房的运维人员朱明珠早早的赶到了。她用毛巾擦了收集馆的智能面板,把地板扫得一尘不染,让收集馆以最佳状态迎接每一位住户。
7点以后,一些喜欢早起的老人陆续来了。今年 70 多岁的林常颖过来放了一袋果蔬渣、几个塑料瓶和一捆纸板。显然,她对这家收藏馆已经很熟悉了。她拿出垃圾分类会员卡,扫描卡上的二维码,然后用手指点击采集室的触摸屏按钮,进行“人脸识别”。其他垃圾和易腐烂的垃圾分类放入相应的垃圾桶”,她将塑料袋里的果蔬残渣放入“易腐烂垃圾”垃圾桶。随后,林长影拿着塑料瓶和硬纸板给站在收藏馆“橱窗”的朱明珠,分别称了重。再次扫描计分卡后,林长影又多了几十张卡。点。
“春节临近,不少居民开始打扫家里,纸箱和废塑料比平时多,每个周末的厨余垃圾都会比平时多。”朱明珠告诉记者,去年9月,天成花园公馆的一站式智能四品收藏馆正式投入运营,她就被调到这里。无论刮风下雨,她都一丝不苟地工作,深受居民欢迎。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见到了一对垃圾分类模范老夫妻——范树康和姜金华。这对夫妇在这个社区生活了20多年,家里有3个垃圾桶,分别扔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危险垃圾。 “我是退休老党员,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好垃圾分类!”范书康夸口说,一站式收集屋,“这个收集屋很方便,现在家里不囤垃圾了垃圾分类屋,每天都准时,分类送货!”
范树康告诉记者,这个社区有900多户人家。曾经有100多只垃圾桶垃圾分类屋,每年夏天蚊子满天飞。变美。
现场,居民也告诉记者,过去垃圾分类的积分卡只能在指定超市使用。现在有了“嘉禾小票”系统,只要绑定支付宝,积分就可以直接变现。 ,充值到支付宝账户,随时随地消费。
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
每一个环节的坚持都离不开
小区内一站式智能化四类收集屋只是居民生活收集系统的一部分垃圾分类。整个分类系统中还有很多员工。每天,可回收物收集车和餐厨垃圾收集车在大街小巷跑来跑去,驶入居民小区,将四级收集屋内的可回收垃圾运往中转站。
在朱明珠的微信上,有一个“分类宅工作群”。每天早上8:00,她会向群里汇报前一晚小区居民投掷的垃圾量,并告知可回收物收集车、餐厨垃圾等。垃圾收集车的主人是否需要当天来送。
居民带来的纸板有的经过分类打包,有的是未经处理的纸板箱。朱明珠利用业余时间,将纸箱拆分折叠,捆扎在一起,方便后续的收集和运输。
当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看到,一辆回收车和一辆餐厨垃圾车先后抵达小区。孙葆兔和徐火根两位回收高手下车,朱明珠立即帮他们将一捆捆分拣好的纸板运进车里。三人默契配合,不到5分钟,垃圾就收拾完了。回收车。徐火根告诉记者:“我们每天早上8点发车,到现在已经去了8个社区,以后还会去几个社区,每天都在夕阳下下班。”
与此同时垃圾分类屋_垃圾可以怎样分类_垃圾的分类ppt,垃圾分类专业的劝说员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巡逻。专职劝说员许察祯和卜以觉已经在小区里转了好几圈。每次去的时候,都会在地上发现一个矿泉水瓶。他们总是弯腰捡起来,带到收藏室“归还”。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大运软件小镇19栋105 咨询QQ:646044278 手机:186-8920-2929 电话:0755-28859919